自动化专业

Date: 2025-03-08

一、专业简介

(一)专业概述

自动化专业隶属于工学门类中的自动化类,是一门以控制理论、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核心,深度融合数学、物理、机器人、人工智能、机械工程、电力电子等多学科的综合性专业。我校自动化专业设立于工学院,其历史可追溯至1986年成立的自动化研究所。专业创立之初,依托1995年获批的“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点,培养硕士研究生,奠定了高起点的办学基础。

本专业依托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设有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及多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的完整培养体系。自动化专业是山东省品牌特色专业、山东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和应用型特色名校建设专业。2020年,自动化专业成功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拥有山东省智能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智能控制与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高校康复与护理智能机器人协同创新中心等多个学科平台。

流动站: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点: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硕士点:控制科学与工程、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能源动力(电气工程)、电子信息(控制工程)。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秉承学校立足办好孔子家乡大学特色,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国家经济和社会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与人文情怀、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能力、文化底蕴与宽广国际视野具备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系统仿真技术、自动检测等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解决工程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能够在工业自动控制、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等相关技术领域胜任研究与开发、系统集成、技术服务、项目管理等工作的新时代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三)师资力量

本专业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6人(自动化研究所8人),其中教授13人(含青年教授1人),副教授1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7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2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2人,省突贡专家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级优秀科研创新团队1个。

表1 自动化专业教师名单

姓名

职称

性别

年龄

教龄

学历

学位

学缘

武玉强

教授

63

37

博士研究生

博士

外校

解学军

教授

57

31

博士研究生

博士

外校

孙炜伟

教授

44

16

博士研究生

博士

外校

陈自然

副教授

36

5

博士研究生

博士

外校

孙宗耀

教授

46

16

博士研究生

博士

外校

刘亮

教授

40

4

博士研究生

博士

本校

高丽君

教授

48

18

博士研究生

博士

本校

黄金明

教授

51

27

博士研究生

博士

本校

焦春燕

副教授

48

24

大学本科

硕士

外校

吴忧

副教授

31

3

博士研究生

博士

本校

杨少华

副教授

35

4

博士研究生

博士

外校

刘云龙

副教授

43

4

博士研究生

博士

外校

卢立晖

副教授

40

13

博士研究生

博士

外校

齐文海

教授

39

9

博士研究生

博士

外校

石学文

副教授

54

25

硕士研究生

硕士

本校

孙海滨

教授

43

11

博士研究生

博士

外校

孙洪涛

青年教授

38

6

博士研究生

博士

外校

谭成

教授

38

8

博士研究生

博士

外校

王化建

副教授

53

29

硕士研究生

硕士

本校

王庆兰

讲师

51

21

硕士研究生

硕士

本校

王亚琦

副教授

35

5

博士研究生

博士

外校

陈梅

讲师

50

24

硕士研究生

硕士

本校

邢丽红

副教授

60

38

大学本科

硕士

本校

许其义

副教授

44

18

博士研究生

博士

外校

杨东

教授

40

8

博士研究生

博士

外校

张立华

教授

53

30

大学本科

硕士

外校

赵俊成

讲师

48

21

硕士研究生

硕士

外校

李淑娟

副教授

50

27

硕士研究生

硕士

外校

李玉刚

高级实验师

42

13

博士研究生

博士

外校

孙尧

讲师

38 

1.5 

博士研究生

博士

外校

褚帅

讲师

30 

1 

博士研究生

博士

外校

范宗尉

讲师

44

9

博士研究生

博士

外校

冯宗英

讲师

35

3

博士研究生

博士

本校

姬春婷

讲师

30

1

博士研究生

博士

本校

吕欣宇

讲师

31

1

博士研究生

博士

外校

李志鹏

讲师

37

4

博士研究生

博士

外校

(四)专业特色优势

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山东省一流学科—工程学建设专业,山东省特色名校工程建设专业,山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入选山东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拥有省级“智能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专业实验条件优越。学院与国内多家知名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推进产教研融合,共同培养自动化人才。2021年学院与歌尔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山东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歌尔工学院”。

(五)教学成果

近五年,省教学成果奖2项,省教学改革项目3项,出版教材4部,省一流本科课程1项,4名教师在省级教学比赛中获得佳绩。

(六)学生培养

学院实施“引”“练”“赛”分层分类培养机制,以“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八大竞赛为引领,建设“赛教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着力提升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近三年在科技竞赛方面共获省级以上奖项228项,其中国家级奖项89项,省级奖项139项。

二、主要课程

自动化专业主干学科是控制科学与工程,主要课程包括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微处理器原理与应用、电机与拖动、自动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控制与PLC技术、控制系统仿真、计算机控制技术、过程控制、运动控制系统、机器人学基础、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现代控制理论、机器学习等。专业实践课程包括大学物理实验、电路实验、电子技术实验、微处理器原理与应用实验、控制系统仿真实验、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实验、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电机拖动实验、自动检测技术实验、电力电子实验、控制工程综合实验、机器人控制综合实验等。

三、就业升学前景

自动化专业就业方向广泛,涵盖工业、能源、交通、医疗、农业等多个领域。具体包含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技术、智能家居与楼宇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交通自动化、信息技术与物联网、科研与教育。从事岗位有自动化工程师、控制系统工程师、PLC程序员、机器人工程师、机器人系统集成师、机器人程序员、交通信号控制工程师、智能交通系统工程师、自动驾驶工程师。物联网工程师、嵌入式系统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研究员、大学教授、技术顾问等。近几年学生就业进入中国重汽集团、山东能源集团、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海信集团、山东泰开电力有限公司、兖矿东华重工有限公司等知名单位。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行业需求的增加,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未来,自动化技术将在制造业、智能化、物联网、人工智能、能源与动力、医疗与健康等方向继续深化,为各行各业带来更多创新和变革。

学生考取研究生可选择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控制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考入的院校有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东北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西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知名高校。

表2 自动化专业升学率、就业率

年份

毕业数

升学人数

升学率

就业人数

就业率

去向落实人数

去向落实

2024

200

75

37.5%

107

53.5%

182

91.0%

2023

201

71

35.3%

109

54.23%

180

89.55%

2022

267

75

28.1%

160

59.9%

235

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