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实时汇报 | 探寻传统工艺,传承非遗文化 ——感受甜沫的历史文化韵味
Date: 2025-01-15
2025年1月13日至1月14日,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甜沫济南”社会实践队来到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以“感受甜沫的历史文化韵味”为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探寻济南传统工艺甜沫的发展历程。
实践队走进甜沫唐,采访非遗传承人唐松涛,开启了一场非遗文化探索之旅。店员热情地为大家讲解了甜沫的制作工艺和流程,其精湛的技艺和对传统工艺的执着令人赞叹不已。然后,队员们分别从色、香、味三个方面对甜沫进行了分析。
据了解,甜沫最早并不叫“甜沫”,而是叫“添末儿”是指粥做好了,再添上点粉条、蔬菜、花生、调料之类的“末儿”,一尝,味道好极了!“添末儿”就传开了。后来人们才依其谐音雅化成了“甜沫”。
随后店员带领队员们对店铺进行了参观,店内墙上挂满了唐松涛所取得的各项荣誉。唐先生称,他们家的甜沫已有百年历史,2012年被评为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他则是第四代传承人,从1999年到现在已经经营了23年。他说甜沫有十三、四道工序,中碗4块、大碗5块,八九年这个价格一直没变;受众多为中老年人,以及慕名而来的游客。甜沫虽然是咸的,可凝聚着济南人浓浓的人情味,特有的配料香味滋润着每个人的胃,温暖着每一个人心,喝到嘴里是咸的,吞进肚里是却是甜的,这也是为什么“添末”改成“甜沫”能被大家接受的原因。
随着时代的发展,非物质文化也在顺应时代潮流缓缓前进,不仅拘泥于线下售卖,唐先生还开设网店,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形式购买品尝,让全国各地的人们都能品尝到甜沫的清香,让远在他方的游子感受到回家的滋味。唐先生说:“我做这个不只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周围的父老乡亲们,更是为了传统文化能在当下时代迸发出精神力量。”
此次实践活动,让队员们近距离接触了甜沫这项非遗文化,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传承的重要性。希望此次实践活动,能够唤起更多年轻人对非遗文化的关注和热爱,让这些传统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文字 | 吕欣航
责编 | 李贞达 李现秋
审校 | 张艺凡
终审 | 肖龙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