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团工作 > 正文

【中国梦,青春行】工学院“绿野仙踪,生态山东”社会实践调研团暑期社会实践圆满结束

Date: 2016-07-24

    

   

   

    为调查海洋污染、城镇生活垃圾污染及地方性政策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绿野仙踪,生态山东”社会实践调研团奔赴日照市王家皂、日照市海洋局菏泽市鄄城县、菏泽市鄄城县李楼村、济南章丘市刁镇等五个地区展开了自7月17日至7月21日为期五天的调研。

    经过充分的前期准备与资料查阅,7月17日下午3:00,工学院“绿野仙踪,生态山东”社会实践调研团首站在日照市王家皂开启了本次以以“关注绿色生态,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之旅。通过实地走访与调查,实践队发现日照沿海浒苔的过度繁殖对海洋生物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致使大量海洋生物,例如海龟、海豚的死亡。同时由于每日清理浒苔的工作量过大,清理工作不能及时有效地完成,这也为旅客的出行增添了许多不必要的困扰。

    7月18日,调研队奔赴菏泽市鄄城县,本站实践队在菏泽市鄄城县及典型的环境改造村——菏泽市鄄城县李楼村,对城市生活污染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实践队通过对鄄城县环保局的走访了解到鄄城县在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方面的大力宣传与对违规企业的严厉打击是发展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而恢复生态系统的自身循环能力才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而李楼曾是菏泽污染的重灾区,是众多的化工厂的集中工作区域。这些工厂所排放的化工废气,致使周围空气污浊不堪,工厂向地下排放的废水更是导致周围居民长期用水困难。近些年来,通过鄄城县政府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环境监测站的管理,李楼正逐步开展生态恢复工作。

    7月20日至21日,实践队奔赴济南章丘市刁镇开始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最后一站征程。通过漯河湿地公园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参观了整个漯河湿地公园。通过在漯河湿地公园的实地考察,实践队认识到城市湿地的恢复与人工建设是城市生态—经济互助发展的一种新方法,并且对提高城市对外吸引力,拓宽城市发展道路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是“十三五”的重点战略部署,完善城市生态,恢复生态环境,建设一个文明、整洁、健康、互助的新型城市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城市环境监测站、小河鱼群自主生态恢复、城市湿地建设都是建立城市生态文明的具体举措。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对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与实际应用性有了崭新的认识,并对新型生态文明城市的生态—经济互助模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作者:姚文殊

责编:孙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