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百米赛场,传递工学力量—工学院4×100米接力队
Date: 2017-06-01
5月11日至12日,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春季运动会在西操场如期举行,我院运动员奋勇拼搏,勇创佳绩!值此之际,我们特地采访了在运动会4×100米接力预赛以44″8的成绩打破校记录、决赛获得冠军的杨庆、张伟、马志康、李聪四位运动员。
从初入曲园时的懵懂到如今的成熟与稳重,从一名默默无闻的参赛者到登上领奖台的获奖选手,他们在田径场上洒下一串串辛勤的汗水,留下一抹抹拼搏的背影。他们是热爱体育、富有朝气的新青年,为了实现“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不断充实自我,奋勇向前,最终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第一棒:冬温夏清,因爱前行
只有发挥每个人的最大优势,一个团队才能取得更好成绩。杨庆深知自己适合弯道起跑,毅然挑起起跑重担。无数遍磨合后制定适合自己的最佳方案,数月如一日,每天坚持训练,不断突破自己。
生活中他是善良有孝心的大男孩。因为母亲身体不适,他经常在周末没课的时候请假回家,在训练和学习中挤出时间陪伴母亲。为了能够让他有更多的训练时间,母亲坚持让他留校训练,给予了他最大的鼓励与支持。杨庆在采访中说道:“我已经有一个半月没回家,现在运动会也结束了,时间也宽松了,这个周末就要回家看看我妈妈。”孝,其为人之本也,杨庆的孝心犹如一缕缕春风,温暖着母亲的心灵。
第二棒:厚积薄发,吾志所向
已经参加过两届校运动会的张伟对本次运动会接力赛取得第一名很有信心,在三年的训练中,无论是伤痛的困扰,还是训练的瓶颈期,他全都以昂扬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去面对,去克服。
去年校运动会上因交接棒失误而错失冠军,成为张伟心中的遗憾。采访中,提及去年的掉棒失误,张伟不自觉地双手摩擦着,说道:“去年的掉棒属于非常严重的失误,我们的能力是有的,但出现这种错误确实不应该,这件事上我有很大的责任。”掉棒的自责,拿回冠军的渴望不断激励着张伟。多少次汗水湿透衣襟,多少次伤痛撕扯身体,张伟都没有停歇。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张伟的努力坚持和队友间的默契配合下,他们不仅取得4*100米接力赛第一名,而且以44″8的成绩在预赛中打破校记录。当被问到大四是否还会参加运动会,张伟一个“会”字掷地有声,他说:“我希望能为工学院实现‘三连冠’尽自己一份力量,同时为自己的大学四年体育竞赛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第三棒: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马志康在训练和生活中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幽默阳光的性格赢得了周围人一致好评。即使在训练过程中意外摔伤,倔强的他也没有停止训练。当队友训练状态欠佳时,他积极开导,用幽默赶走焦虑,陪着队友一起训练,帮助他们走出瓶颈期。马志康表示,接力赛是团体项目,队友间需要做到彼此信任和相互扶持,如果没有队友前两棒拉开的差距,最后一棒的冲刺,也就没有这次的胜利。
性明朗而不萦心,行自然而无雕饰。马志康的赤子品性不仅使他在运动方面获得了胜利,还使得他在学习方面取得了专业第四名的好成绩,同时他积极参加科技创新类比赛,认真求实、敢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生命的长河中,青春的曲线里,本色自然,拥有一颗赤子之心的人,必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四棒: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李聪,作为接力赛道上的压轴运动员,顶住压力,不负众望,带着队友的期望与信任,打破校记录。在200米决赛中,再次展现了个人爆发力,以22″9的成绩打破校记录。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鲜花与掌声的背后,李聪付出了常人所不能想象的努力。即使每天高强度的训练使他非常疲惫,上课时他依然会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在训练之余他总会奔向自习室和图书馆,巩固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质。作为学生,他知而好学,敏而好问,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作为运动员,他刻苦训练,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运动场上奋勇争先,打破校记录。无论是学习还是训练中,有付出才会有收获,保持着一颗平常心和永不言败的精神,是成功的关键。
四个热血青年,被一根小小的接力棒连接,每个人都不可或缺。灵敏的反应,稳固的耐力,无言的默契和惊人的爆发力,使他们笑傲赛场,勇夺第一,捍卫工学荣誉。采访最后,他们约定明年再战,争取为我院取得更好的成绩。在此也祝愿我院在明年的校运会上实现三连冠,续写工学辉煌篇章。
撰稿:魏倩、徐一箐、王宇航
- Prev: 凝聚力量、感恩坚持——工院最美领航人
- Next: 工学院举行第四届团委学生会换届竞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