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努力的你,在阳光下很耀眼——记工学院2017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优秀毕业生代表桑松
Date: 2017-06-05
桑松,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今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尔滨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研究生。在校本科生期间,参加山东省机器人大赛,并获得山东省二等奖。
厚积薄发,积土成山
桑松在读本科生期间处世淡然,不骄不躁。进入大学伊始,便就有平和、稳重、不争的良好心态。从漫漫长路的起点就抱定考研的决心,并把大多数人视为重压如山的考研当作一种可以后天培养的兴趣。从他的言语中,我们感受到了他对专业知识的积累,对未来相关学术的深入研究。决定考研的时候果断理智,对自己的真实水平有确切的把握并为目标学校不懈努力。在同班同学迷茫无助的情况下,仍心静如水,稳住自己前进的脚步。认真听课,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地为考研打下专业知识的基础。“反复的练习,一本书看十遍甚至到了麻木无聊的程度,但是每看一遍都会有新的认识和体会”。这是桑松对考研复习的切身体会。这对初出牛犊的大一新生而言是一记有力的忠告。“把课后题弄明白,能熟练地做透,做精”,是完美地结束大一的做法。
心之所向,一往无前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想做什么都不算晚,只要你足够坚定有勇气有毅力。“拿英语来说,背单词什么时候都有用,都会对你们有帮助。背十遍可能对你们有些夸张,但一遍一遍地背,一遍遍地看,忘了再看,从头到尾”。这是对英语的坚持训练。在这过程中可能会有乏力,疲惫的时候,我们可以打打球,绕着操场跑两圈,暂时性地放空自我,但心里从未放弃前进的步伐。
适时地转变方向,与世无争,真真正正的“考研隐士”。心之所向,一往无前。有师哥师姐的经验,桑松调查了足够详细的信息,做了充足的准备,他从自己的师哥师姐那里取了经。内心镇定,不起不伏,不急躁,不烦躁。往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从来都没有错,这是很好的激励自我的方式。“两耳不‘问’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心如止水是最好的备考状态。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在曲师大,每一个电气专业的考研人,都有一个华北电力的梦。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华电是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考上的存在。“华北电力也曾是我的目标,不过我很庆幸自己的理智,让我来到了哈理工”桑松在谈起考研历程时,更多的是知足,他知道自己的定位在哪里,他知道如何让自己发挥出最好的水平。让自己报一个最值得的院校。人的一生有很多的选择,不同的选择造就了不同的路,这些路,走着走着,就成为了我们每个人独特的风景。正如高考一样,考研是又一次将你分配不同城市的机缘,会决定你以后遇到什么样的人,路过什么样的风景。第一次决定考研院校时,他选择的是山东科技大学,这是桑松的第一个目标院校,所以当上一级考研结果出来时,他就抓紧联系,得到了第一手的资料,他甚至都买好了山东科技大学的考研资料,但是偶然间他又得知光自己班级考山科的人就有三四十人,他斟酌了一下,最终决定换院校,“挺可惜的,连资料都买好了,不过我不后悔,因为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有舍才有得,他又开始找下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院校,最终选定了哈尔滨理工大学。他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准备。准备考研的过程是漫长的,它甚至比高考更难,因为高考时,有父母的关心呵护,有班主任的时刻紧盯,有老师的耳提面命,而考研,你能依靠的,只有自己。没有父母陪在你身边,你要自己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没有班主任在周围,你要自己监督好自己,没有老师一直在办公室,你要自己去翻阅资料。“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桑松说,这句话是他对于考研最好的心得。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处在大一下学期的我们,已经没有了刚来大学的新鲜感,开始沉浸在“只要考试不挂科”,“每天没有作业”的错感中。的确,谁的青春不迷茫,桑松也是这样。经历过高考的洗礼和在校期间的磨合也渐渐失去了对大学的新鲜感。,有人说,“青春是段跌跌撞撞的旅行”,而这场旅行,只能一个人走,所谓的“迷茫”,也只能自己找出口。但,之所以迷茫,是渴望自己变得更好。“当不想学习的时候,可以尝试参加社会活动”, 桑松这么说,实际上,他也是这么做的。他曾经参加过两次机器人大赛,参加比赛不仅是思维的发散,也是对知识的应用。在第一次参赛时,由于机器人的程序设计出现问题,并没有入选。“获奖不是目的,你通过动手,在这个过程中,能学到很多东西。”因为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所以在第二次参加机器人大赛时,获得了山东省二等奖。通过实践,学到的东西,掌握的技能要比课本上多得多。当心思不在学习上时,可以适当转变思维,调整心态,即便前面错过的太多,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在与桑松谈话中,我们渐渐明白:所谓青春就是要疯狂,不是说青春有多放纵,而是在合适的时间干合适的事情,早起读书,参加活动,体育锻炼,成就最好的自己。
五月毕业季,青春散场时。当曲园学子迈出母校大门,也带走了属于他们青春的记忆。但人生路上,奋斗不止,越努力,越幸运。
记者:华园园 吕雪卫 信晓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