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团工作 > 正文

工学院“共筑百年梦,融合创未来 ”调研团走进曹县脱贫村

Date: 2021-07-25

 

   为了解扶贫政策的具体实施情况,719日,工学院“共筑百年梦,融合创未来”调研团抵达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对实现产业脱贫的曹县邵庄白场村进行调研采访。  
 
上午930,调研团到达邵庄镇白场村。调研团成员首先对白场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了采访,了解邵庄振兴产业实现脱贫的过程,
从基层干部的工作中,感悟共产党员的优良品质,并将其弘扬与传承。1988年,白场村致富领先人到达北京,掌握蔬菜种植的财富密码,以一人带多人的方法带动家乡人到北京致富。得到产业发展后,领先人带着经验和技术人才回乡,带领家乡人在本地创建蔬菜基地,为家乡人提供工作职位,呼吁外地务工群众回乡建设。白场村扶贫工作充分发挥了党的扶贫口号:“先富带动后富”,准确把握了产业扶贫重点,推动了产业链的形成。

接着,调研团走进之前的贫困家庭中去,通过实况记录,深入体会扶贫意义,理解产业扶贫重点。从前的贫困户段其兵谈到,从前因为老人疾病、子女教育等因素,有很多不能外出务工的村民,单靠在家种地养不了一家人。在蔬菜大棚产业开始引进之时,他发现在家乡工作也能等同在外务工的钱,于是他决定加入家乡的产业建设。同时,蔬菜基地的建设也吸引了很多人回乡,白场村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在建设蔬菜基地的过程里,党和政府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首先将零散个体集中规整,对整片土地集中规划。接着提供技术教导,在村民间建微信群,以增进村民间的技术交流沟通,甚至能够直接对话中科院院士进行技术帮扶。段其兵还提到由于乡镇、村子对教育得重视,学校资源变得丰富,他们可以白工晚教,更好的教育孩子,照顾家庭。

最后,调研团成员对先进个人段其生采访,了解基地现状和发展战略。白场村依靠其有机肥、无农药等特色发展壮大,开拓出了“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紧跟网络,引领“北上广潮”,通过一亩田平台大量出口,扩大生产和销售规模。白场村党支部不仅努力当下,还着眼未来,为祖国扶贫工作添砖加瓦。白场村发展头雁工程,带领邻村致富,输菜抗灾,缓解疫情压力,促进产业链形成,建设农家乐、采摘果园等旅游项目。

通过这次调研采访,调研团成员了解了乡村产业振兴的实况,明确了党领导规划扶贫工作的重要作用,丰富了成员的经历,开拓了成员的眼界,为后续调研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组稿:卢亚楠 王毓晨

编辑:王梓萌

责编: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