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实时汇报 | “铜聚江南”实践队探寻铜陵铜文化,领略历史与艺术交融魅力
Date: 2025-01-13
近日,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铜聚江南”实践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探索精神,奔赴安徽铜陵,先后深入铜陵博物馆、犁桥水镇铜工艺工坊以及金牛洞古开采遗址,全方位、沉浸式地感受了铜陵铜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独特魅力。
1月12日上午,阳光洒在铜陵的大街小巷,实践队队员们精神抖擞地齐聚铜陵博物馆前。尚未踏入馆门,台阶上那一件件构思精巧、造型独特的铜艺术制品便如磁石般牢牢吸引住众人的目光。这些铜制品线条流畅、纹理细腻,每一处细节都彰显出铜陵深厚的铜文化底蕴以及工匠们卓越的技艺。走进大门,仿佛踏入了一座铜文化的艺术殿堂,馆内琳琅满目的铜艺术藏品更是令人目不暇接。
从造型典雅、庄重肃穆的商周青铜器,到生动反映古代铜陵人民生产生活场景的各类铜制文物,无一不在静静诉说着这座城市数千年的发展变迁。在专业讲解员的悉心引导下,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深入了解了铜陵铜文化从起源时的星星之火,到发展过程中的蓬勃之势的漫长历程。队员们时而驻足凝视,时而小声交流,对铜陵在中国铜文化发展进程中所占据的关键地位有了更为深刻且直观的认识。
当日下午,队员们来到了充满江南水乡风情的犁桥水镇。水镇中,粉墙黛瓦,小桥流水,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江南水墨画。队员们走进隐匿在这如画美景中的铜工艺工坊,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铜拓画体验之旅。铜拓画作为传统技艺,巧妙地将绘画艺术的灵动与铜的厚重质感融合在一起。
在工坊师傅的耐心指导下,队员们开始亲自动手实践。一开始,由于对这门技艺十分生疏,部分队员在操作过程中困难重重,拓印出来的作品效果并不理想。然而,大家并没有被困难击退,而是秉持着不放弃的精神,不断地请教师傅,尝试不同的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队员们逐渐掌握了技巧,力度的把控、墨汁的涂抹、拓印的节奏都愈发娴熟。当一幅幅色彩鲜明、图案精美的铜拓画在队员们手中诞生时,现场瞬间洋溢起成功的喜悦。在这个过程中,队员们不仅领略到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更深刻意识到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1月13日上午,实践队前往金牛洞古开采遗址。踏入遗址,一股浓厚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瞬间置身于千年前的采矿现场。古矿井幽深静谧,巷道蜿蜒曲折,保存完好的采矿工具静静躺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这些遗迹生动地再现了古代工匠们在艰苦环境中辛勤劳作的场景。
通过专业人员的详细讲解,队员们了解到古人在采矿过程中展现出的非凡智慧。他们凭借敏锐的观察力,依据岩石的颜色、纹理等特征精准判断铜矿的分布位置;在矿井支护方面,采用木质框架结构,既巧妙利用了当地丰富的木材资源,又确保了采矿作业的安全。这些古老而精湛的技艺,让队员们对古人的智慧赞叹不已。
此次“铜聚江南”社会实践活动,对于每一位队员来说,都是一次难忘且意义深远的经历。队员们走出书本的局限,将课堂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通过这次活动,队员们不仅对铜陵铜文化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更在亲身体验与实地参观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
未来,“铜聚江南”实践队将继续深入挖掘和传承铜文化,计划通过举办展览、开展讲座、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等多种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感受铜文化的独特魅力,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组稿 | 吴越新 王 蕊
编辑 | 赵方
责编 | 李贞达 傅千芮
编审 | 张艺凡
终审 | 肖龙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