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社会实践】“琉光璃彩”实践队调研琉璃产业:解码消费偏好,赋能传承创新

Date: 2025-07-26

为深入挖掘琉璃文化价值,助力传统工艺产业发展,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琉光璃彩”实践队开展琉璃消费倾向线上调研,并于7月25日实地走访淄博市博山区西冶工坊,结合调研数据与实地见闻,剖析琉璃产业消费现状与发展潜力,为传统工艺传承创新探寻路径。

96CD

E283

实践队通过线上问卷收集有效样本,数据显示,18-25岁群体占比超八成,成为琉璃消费认知与需求的核心力量。消费动机上,超半数受访者因“个人收藏”“礼品赠送”购买琉璃制品,彰显其文化价值与社交属性;产品偏好中,琉璃文创、现代风格饰品、琉璃首饰备受青睐,反映年轻群体对传统工艺“时尚化、实用化”的需求。价格与渠道方面,多数受访者关注“设计美观”“性价比”,超六成倾向线上电商、线下实体店及社交媒体购买,小红书等平台推广与文化展览成热门宣传形式。调研也揭示产业痛点:超六成认为“传承难、人才缺”“设计趋同”制约发展,为后续破局指明方向。

17655

走进西冶工坊,实践队沉浸式体验琉璃制作流程,观察到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实践:工坊推出的琉璃文创饰品,将传统纹样与时尚元素结合,成为年轻游客关注焦点;“直播带货+线下体验”模式,打通线上线下消费场景,呼应调研中“数字化渠道”的需求。与工坊从业者交流中,实践队了解到政府与企业为传承创新的努力:从政策扶持、人才培养到产品迭代,多方协同推动琉璃产业适配市场。但“人才断层”“设计同质化”等问题,仍需高校、企业、政府联动破解。

结合调研与实践,“琉光璃彩”实践队认为,琉璃产业发展需聚焦三大方向:产品创新上,深挖文化内涵,将传统工艺转化为文创、饰品等年轻群体喜爱的形态;渠道拓展上,构建“线上内容种草+线下体验消费”生态,借短视频、电商放大工艺价值;人才培育上,加强高校与产业合作,培养跨界人才,破解传承难题。“从问卷数据到工坊实践,我们看到琉璃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对话时代’。”实践队成员表示,后续将整理调研成果,为西冶工坊等企业提供“青年视角”建议,让千年琉璃在创新中延续 “琉光璃彩”,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与传统文化传承。

组稿:汤兆瑜
初审:赵雅慧

指导老师:滕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