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社会实践】“琉光璃彩”实践队参观西冶工厂展厅 探寻传统工艺传承
Date: 2025-07-26
为深入了解琉璃传统工艺,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7月25日上午9:00,“琉光璃彩”实践队走进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西冶工厂展厅,开展为期半天的实地参观学习活动。
展厅内,各式琉璃制品错落陈列,或温润通透如凝脂,或色彩斑斓似虹霓,造型涵盖器皿、摆件、雕塑等,尽显琉璃艺术的独特魅力。工厂工作人员全程陪同讲解,系统介绍了琉璃的历史渊源与种类特性。
从材质维度,工作人员重点展示了古法琉璃与现代琉璃的差异:古法琉璃以天然矿石为原料,经1000余度高温熔炼,成品兼具硬度与温润感,历经百年仍光泽如新;现代琉璃则融入新型复合材料,在色彩饱和度与造型可塑性上更具优势,展现出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的融合。
按用途划分,工作人员介绍了装饰类与实用类琉璃的特点:装饰类如琉璃屏风,通过内嵌纹样与光影折射营造层次感,常用于文化场馆陈设;实用类如琉璃茶具,在耐高温性与观赏性上达到平衡,既满足日常使用又兼具艺术价值。
实践队员们认真记录讲解要点,不时就工艺细节提问:“古法琉璃的色彩是如何调配的?”“现代技术对传统工艺有哪些改进?”工作人员逐一解答,强调“琉璃制作讲究‘火中取宝’,每一步都需精准把控时间与温度,既离不开经验积累,也需结合现代科技提升稳定性”。
此次参观中,实践队员们收集了不同类型琉璃制品的细节资料,为后续宣传工作奠定基础。这些资料客观呈现了琉璃工艺的现存状态,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素材。
此次展厅参观为实践队员们搭建了接触琉璃工艺的直观平台,通过近距离观察与系统学习,队员们对传统工艺的当代传承现状有了更清晰的认知。这种沉浸式的实践学习,也为青年群体了解非遗、走近非遗提供了可借鉴的方式。
组稿:宋珂颖
初审:赵雅慧
指导老师:滕 艳